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员工持股计划中财务资助的法律实务操作——基于《公司法》第163条的解析 | 耀时原创
赵佳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ESOP)作为一种将员工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绑定的激励机制,在中国企业中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其实际操作不仅涉及复杂的财务安排,还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尤其是第163条关于“公司不得为他人取得本公司或者其母公司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的原则。本文将结合《公司法》第163条,探讨员工持股计划中财务资助的实务操作要点,帮助企业既实现激励目标,又确保合规性。
PART 一、《公司法》第163条的核心要求
《公司法》第163条明确了关于公司不得为他人取得本公司或者母公司的股份提供财务资助及例外的规定。具体为,禁止为原则;资助为例外;程序要合规;违规需赔偿。
然而《公司法》第163条也留出了例外空间,即“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以及为公司利益的除外”。在实务中,这一例外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法规中,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对于非上市公司,则需在不违反资本维持原则的前提下,也应当积极探索合规的财务资助路径。
PART 二、员工持股计划的财务资助实务操作
在员工持股计划中,财务资助是推动计划落地的关键环节。结合第163条的要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务操作模式及其合规性分析:
1. 通过专项激励基金间接资助
实务中,许多公司会设立专项激励基金,用于支持员工认购股份。这种方式通常以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转增的形式筹集资金。例如,公司可以从年度净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员工持股专项基金,再以无息贷款或补贴的形式提供给员工。这种操作的优势在于,资金来源合法且不直接动用公司现有资本,符合第163条的基本精神。
合规要点:公司需在股东大会上通过专项基金的设立和使用方案,并确保资金不用于直接回购股份,而是作为激励性支出。
2. 借助第三方金融机构的杠杆模式
另一种常见的资助方式是通过银行贷款或信托计划为员工持股提供资金支持。例如,公司设立员工持股信托,由信托机构向银行借款,购买公司股份,员工则通过未来分红或工资逐步偿还。这种模式下,公司本身不直接提供资金,而是通过担保或增信措施支持融资。
合规要点:根据第163条,公司不得为购买本公司股份提供担保。因此,若涉及担保,需确保其符合例外规定(如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或通过第三方独立承担担保责任,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3. 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的非现金资助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授予员工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是一种无需直接现金支出的资助方式。员工在行权或解锁时支付较低的认购价格,差额部分实质上由公司未来的股价增值承担。这种方式既降低了员工的参与成本,又规避了第163条的直接资助限制。
合规要点:上市公司需严格遵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披露和审批程序,确保激励计划的合法性。
PART 三、“为公司利益”进行财务资助
为公司利益进行财务资助,核心关切是确保财务资助的正当性。主要通过以下几点保证公司利益的核心在于维护和发展公司作为整体的福祉:
1. 资金来源的透明性与合理性
无论是专项基金还是第三方融资,资金来源必须清晰且合法。例如,公司不得通过虚增利润或挪用运营资金支持员工持股,否则可能被视为违反第163条的资本维持原则。实务中,企业应通过审计和信息披露,向股东和监管机构证明资金使用的正当性。
2. 股东大会的决策程序
根据《公司法》第163条的例外规定,若涉及财务资助,需经股东大会批准。实务中,股东大会决议不仅是合规性的保障,也是平衡各方利益的关键。例如,某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需明确资助金额、股份数量及潜在风险,并在股东大会上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通过。
3. 风险控制与长期收益的平衡
财务资助可能增加公司的短期负债或现金流压力,因此实务中需通过科学的财务测算,评估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利润和股价的长期贡献。例如,通过设定锁定期和业绩条件,确保员工的激励与公司发展目标挂钩。
PART 四、法律实务中的风险与应对
尽管《公司法》第163条为员工持股计划的财务资助提供了操作空间,但实务中仍存在以下风险:
1. 违规资助风险:若公司未经股东大会批准直接提供贷款或担保,可能被监管机构认定为违法,导致罚款或诉讼。
2. 利益输送嫌疑:若资助计划过于倾向某些高管或关联方,可能引发中小股东的质疑,甚至触发法律追责。
3. 财务压力过大:过度依赖外部融资可能导致公司杠杆率上升,影响正常运营。
4. 虚构交易的风险:如果虚构交易或者员工持股计划则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公司面临法律的多项制裁。
为应对这些风险,企业应聘请专业律师和财务顾问,确保资助方案的设计既符合《公司法》第163条,又兼顾公司与员工的利益。此外,定期评估计划执行效果,及时调整资助规模,也是实务中的必要措施。
PART 五、结语
员工持股计划的财务资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优化股权结构、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又要维护公司的资本安全、法律合规。《公司法》第163条作为底线原则,为实务操作划定了合规边界。通过专项基金、第三方融资或股权激励等方式,企业可以在法律框架内灵活实施资助方案。同时,履行透明披露和股东决策的财务义务,不仅是对法律的尊重,也是对公司长远利益的保障。只有在合规性与激励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员工持股计划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本文作者】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云龙山路89号龙湖天街2号楼1301
电话:(025)83707073
咨询及合作:请发送邮件至xeoninfo@163.com
应聘及实习:请发送邮件至xeonhr@163.com
投诉或特别情况:请发送邮件至主任合伙人邮箱xeonzxy@163.com